美术教学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教学宗旨
美术教学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教学宗旨 美术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传授和掌握美术教材,利用一定教学手段,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综合。 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掌握了教学内容后,教师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美术教师也能从中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教学得法的教师,好像春风拂人,使人舒适愉快,又好似游览名胜,使人乐而忘倦。教学方法不得当,美术教师同样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的美术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在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只要会画画,懂创作,就能当好美术教师。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任何一种美术教材的传授和掌握,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如果什么教学方法都不考虑,那就是运用着一种不讲方法的方法,其教学效果一定是很差的。而有些美术教师个人专业水平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活动充满美感,其教学质量就可能是好的。因此,掌握科学的美术学方法是一个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方法是随着美术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远在中国春秋末期和古希腊时期,美术教学主要采取个别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主要采用讲授、模仿法。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教学方法发展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培养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材,学校的课程不断增添,以班级为形式的教学体制出现,引起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一些教育家致力于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和教学艺术探索,积极推行演示、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并改进讲授、复习、练习等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世纪50年代以前,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以保证“双基”的传授为主,这与受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 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关。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强调学生不负有发现新真理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自觉地掌握基本知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围绕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 布鲁纳 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布鲁纳倡导“发现法”,强调学生是个“发现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不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布鲁纳的发现法之类的教学方法风靡全球也正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的。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改革的总趋势是由传统教学方法逐渐向现代教学方法转变。现代教学方法强调要以综合的、整体的方法论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作用。认为学生任何能力的培养,都要由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二是强调各种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师生共同’活动的统一。认为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应有教法的要求,也应有学法的要求,而且特别强调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 巴班斯基 认为,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它是教师与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要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必须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那种对学生活动过程过于生硬的控制,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 要重视情绪在美术教学方法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是符合生理学、心理学原理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绪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积极的情绪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大量的实验证明,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阻抑认识活动的开展。赞科夫 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脑功能定位理论也提供了生理学依据:大脑左半球控制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控制具体形象思维,两者互相协调地活动才会提高大脑活动效率,才能保学生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这里要指出的是:既然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那么情绪的交往更要求双向的交流。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情绪更为重要。只有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满着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从大量的优秀的美术课上可以发现,执教的教师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满激情地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与教师默契配合,课堂气氛融洽而活泼。这样的美术课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所以,人们常说:美术教学活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要按自身教学规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出发,这是科学。美术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从知、情、意、行去引导,这是艺术。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活动,这是由于美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是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从本世纪初单纯的图画课发展到今天的绘画、工艺、欣赏3大课业的教学,其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而教学方法归根到底要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制约。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随之改进和发展。从教学对象来讲,不同时期的学生呈现不同的特征,美术教学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从另一角度讲,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包罗万象、一统全盘,所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也说明美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今天,美术教育界正在积极地探索美术教育改革,各种反映时代特征的美术教学方法将会应运而生。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和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着名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第三、沟通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情感是求知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的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气氛,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我们在课堂上要寓理于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心思与教态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兴趣。往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情的话语,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师生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完成。 第四,培养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未来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所用教材与教法的反应,他们的优点、弱点,以及问题之所在。教师要对他们的优点给予机会,使之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弱点,则努力找出原因,设法弥补;对于他们的各种问题,都详细研究,帮助及时解决。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判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页:
[1]